清醒做父母——《媽媽面對面》讀後感
文/吳澤西
作為這個時代的父母,我們比以往任何年代的父母更加沒有安全感。資訊的發達,使我們頭腦裏充滿了育兒的知識;遍地的教育資源,使我們可以輕易填滿孩子的時間;我們渴望孩子出人頭地,如同擔心自己成為loser被世界拋棄;我們緊緊抓住一些,更害怕錯過我們所不知道的。
在我潛心比較哪種牌子的輔食最天然的時候,在我瘋狂掃貨囤積繪本的時候,在我糾結應該報鋼琴班還是繪畫班的時候,在我計算家裏收入是否能支持孩子讀私立學校的時候,在我擔心孩子慢熱的性格會吃虧的時候,在我懷疑自己從職場回到家庭的選擇是否明智的時候……Carmen和Jenny每一次的對談,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放鬆和舒緩。聽著她們娓娓道來,就仿佛卸下了一些重擔。
《媽媽面對面》和一般育兒書最大的區別是——它不會告訴你一定要如何做,才算是好媽媽。這本書讀後使你感到有信心、受鼓舞,而不是挫敗與內疚。事實上,Carmen和Jenny的教養風格迥然不同,但價值觀卻十分一致。她們的兒女都已成人,有在外人看來值得驕傲的成就,然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提到孩子時所流露出的自然的喜悅和愛意,似乎值得誇口的不是什麼名校,也不是什麼成就,單單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因為這份無與倫比的關係和獨一無二的父母角色。
她們想要以經歷、而不是理論,告訴像我這樣年輕的父母——
所有曾經的水深火熱,隨著時間會變得雲淡風輕,親子之間最最寶貴的是關係;
所有你焦慮和患得患失的事情,對孩子影響並沒有那麼關鍵,只要你盡力去愛和接納;
孩子不僅需要我們為他們做各種事情(doing),孩子需要的是我們本身(being);
……
有一個在不同話題裏被反復提到的詞“conscious parenting”,清醒做父母。我們需要一劑良藥,一縷清風,將我們從無意識的焦慮、競爭、汲汲營營中喚醒。有所為有所不為,做父母如此,做人亦然。